当前位置 : 首页 > 康复课堂 > 正确使用助听器
保持耐心和积极心态 是成功度过适应期的关键
作者:艾声助听器燕山店 发布于:2025/10/27 10:18:57 浏览量:

 

绝大部分人戴上助听器以后,都会觉得声音变了:可能是声音变尖了,可能是声音太多了,也可能是环境太吵了……于是很多人都会怀疑是不是助听器选得不合适?

其实,戴助听器后感觉声音变化,是很正常的,是大脑听觉系统重新调整的自然反应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,以及该怎么顺利度过适应期。

 

01 为什么声音变了?

长期听损患者的大脑已适应缺失部分声音的状态,当助听器重新放大声音时,突如其来的信息输入会引发不适。这种变化主要源于三个生理机制:

(1)听觉记忆重建:大脑需要重新建立对完整声音信号的识别能力;

2)神经适应过程:听觉神经通路需经历再训练才能高效处理复杂声波;

3)心理预期调整:用户需改变对正常声音的认知框架。

助听器不是简单的放大声音,而是会根据听力做性化调整:比如高频损失较多,就会重点放大高频声音;在嘈杂环境,会减弱背景音、突出正前方言语声。这种处理后的声音,和我们正常听力听到的原声会有细微差别。比如说话声可能会更清晰,但少了一些自然的混响;环境声可能变得有层次,但之前被忽略的细微声音(比如空调工作声、排气扇声)会凸显出来,让人一时难以适应。

刚戴助听器时,耳塞或耳模堵住外耳道,会有堵耳感,就像用手捂住耳朵说话,会觉得自己的声音变闷一样。另外,过高的期望值也会放大这种变化: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戴上助听器要跟好耳朵一样的心态,那么肯定会觉得不对劲

 

 

02 科学适应策略

——渐进式适应方案

时间控制:首日佩戴不超过2小时,每日递增30分钟,四周内达到全天佩戴

环境选择:

第一周:建议在家中书房、卧室等安静环境

第二周:家庭客厅或室外相对安静环境

第三周:社区公园等轻度嘈杂环境

第四周:可以全天佩戴(除了睡觉),可以打电话、看电视,去超市等公共场所。

音量调节:初始音量不宜太大,适应后根据需求再增加。

刻意训练:针对言语分辨率下降较多的用户,可以每天朗读半小时,进行言语康复训练。有意识的利用一些交流技巧,比如面对面交流时保持1米距离、请求说话者放慢语速、结合唇语,等。

心理调适:接受再好的助听器也比不上健康听力;接受1—3个月的适应期,理解清晰度提升是渐进过程。

 

结语:助听器适应是听觉系统重建的过程,需要生理适应与心理调适的双重努力。适应期时间的长短也因人而异。多数用户可在1—3个月内实现从听不惯听得清的转变。保持耐心和积极心态是成功适应的关键。当遇到持续不适时,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比自行调整更有效。


良乡助听器是北京最专业的助听器连锁机构,房山区开设的唯一一家助听器验配中心,电话:010-89367814.主营美国斯达克、丹麦瑞声达、新加坡欧仕达等世界知名品牌。验配中心配有先进的听力检测设备…

专家团队
助听器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产品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