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几十年未遇的连绵秋雨使得湿度加大的同时加剧降温下降的速度。一场秋雨一场寒,不仅人要添衣保暖,还由于湿度的增加您的助听器也得做好“防寒防潮”准备。毕竟助听器如同精密微型电脑,受潮、温差变化都可能让它“闹脾气”。今天就来聊聊,秋冬季节该怎么护着它?万一遇到小故障,在家又能怎么快速排查……让您听得安心,用得省心。
01 三招防潮
秋雨淅淅沥沥,空气里的湿气像“隐形杀手”,容易钻进助听器的麦克风、喇叭里,导致声音变闷、杂音甚至无声。做好这几点,能帮它“防潮续命”:
● 出门前“穿好防护衣”
如果您戴的是耳背式助听器,记得给它套上专用的防水罩(网上或验配中心都能买到),像给手机戴壳一样,挡住雨水和雾气;
耳内式助听器虽然机身封闭性好,但也要避免淋雨,下雨天尽量打伞,别让雨水直接淋到耳朵附近。
● 回家后“及时擦干+除湿”
进门第一件事,用干燥的软布(比如眼镜布)轻轻擦去助听器表面的水汽、汗水(天冷戴口罩,呼出的湿气也可能沾到设备上)。然后放进干燥盒,记得及时更换干燥剂(变色硅胶干燥剂变成白色时要及时换新的);如果是电子干燥盒,每周用1—2次,每次3-4小时,彻底赶走深层潮气。
● 远离“温差陷阱”
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,助听器表面容易凝结小水珠(就像眼镜片起雾),这时候别急着戴,先放在干燥处静置10分钟,等温度稳定了再用,避免水汽渗入内部。
02 避开“隐形威胁”
除了潮湿,秋冬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可能悄悄伤害助听器,比如:
● 别靠近暖气、电热毯:助听器的外壳和内部元件怕高温,冬天烤火、用暖手宝时,别让设备离热源太近(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),否则可能导致外壳变形、线路老化。
● 摘戴时小心头发和围巾:天冷戴帽子、围巾,摘戴时容易勾到助听器的麦克风或导管(耳背式),可能把零件扯松。建议先摘帽子围巾,再取助听器;戴的时候先戴好设备,再整理衣物,动作轻一点,别用力拉扯导线。
● 电池也要“保暖“:低温会让电池耗电变快,出门时可以把备用电池放在贴身口袋(别直接接触皮肤,用小袋子装着),让它保持适宜温度。发现声音变小、断断续续,可能是电池没电了,及时更换新电池(注意正负极别装反)。
03 小故障排查
即使再小心,助听器偶尔也可能“闹点小脾气”,其实很多小问题不用急着送修,您在家就能试着解决。
● 声音突然变小/无声?
先检查电池是不是没电了?换一节新电池试试(注意保质期,别用过期电池);如果是充电款,看看充电仓是否通电,设备有没有放稳、接触良好。
再看看耵聍挡板(耵聍帽),耳内式助听器的出声孔容易被耵聍堵住,用专用小刷子轻轻刷掉表面污物,或更换新的耵聍帽,别用牙签、针等尖锐物去捅,容易戳坏零件。
● 有杂音、啸叫?
先看看是不是没戴好,耳内式外壳没贴合耳道,耳背式耳塞/耳模没塞紧,都可能导致味叫,重新戴好、调整位置试试。
再检查是否受潮,如果刚淋过雨或出过汗,可能是水汽导致杂音,放进干燥盒烘2-3小时,再拿出来试试。
● 按键失灵、屏幕不亮?
先排查是否受潮,用干燥布擦干净表面,放进干燥盒处理后再试。如果是按键卡住,可能沾了灰尘,用软布蘸点酒精(别太多,以免渗入)轻轻擦拭按键缝隙,晾干后再用。
如果试过这些方法还是不行,要及时联系听力中心,别自己拆开机器——里面的零件比米粒还小,拆了可能更难修。
秋冬季节,助听器就像您的“第二对耳朵”,细心呵护它,它才能稳稳当当地陪您听落叶沙沙、寒风簌簌,听家人朋友的暖心叮嘱。做好防潮、防摔、日常清洁,遇到小问题按上面的方法试试,多数时候都能“化险为夷”的。
让我们一起安稳过冬,听得清、听得暖。
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听力健康方面的疑问,或正在经历听力损失等问题带来的痛苦,或者有助听器选配、保养方面需求,请走进我们的听力服务中心,或致电010—89367814、010—69369052、010—81339052、13911147651联系我们,我们将竭诚为您的听力健康服务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