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老年人听力现状
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难题,人口老龄化增速世界第一,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道阻力。预计2030年,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,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,2050年,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,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30%。 面对人口老龄化,老年人的晚年健康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问题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常见到有老人这么说,人老咯,耳朵不好使。人老了,犹如一台常年运转的机器,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,身体的零件不免出现一些状况,例如记忆力衰退,老年性耳聋等。 临床上将老年开始出现的,双耳对称的,渐进性的神经性耳聋称为老年性耳聋,人体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系列衰老现象,老年性耳聋是因为听觉系统衰老而引发的听觉功能障碍。 根据听力学的研究,男性约从45岁以后开始出现听力衰退,女性稍晚,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,老龄人口的增多,老年人耳聋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。 在发达国家,老年性听力损失已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干预和帮助的问题,并对此做了大量工作。 在中国,预计在2025年到2040年老龄人口又将从2.84亿增长到4亿多。这预示着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,我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,家庭结构功能的变化,家庭代数的减少,预示着老年人单独生活的家庭即空巢家庭的增多,这势必要求社会必须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,建立老年产业,为老年人服务。 从理论上讲,超过40dB(分贝)的听力损失就需要配助听器,而且越早选配效果越好。 而大部分老年人过了60岁以后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听力问题。 但是,有些老年人觉得耳背(听力下降)很正常;也有不少患者认为“等实在听不清再配”,这些观点都是是错误的,听力损失越严重,戴上助听器后的效果也越不如正常听力。 为什么老人会拒绝佩戴助听器呢? 影响个人形象 部分老人不承认自己耳朵不好使,认为佩戴助听器,影响个人形象。 其实戴助听器就和老花镜一样,反而听力损失放任不管,导致与亲朋好友交流困难,更影响生活质量。 长期听力损失只会加重听觉困难,加速听觉退化过程。 助听器价格影响 其实助听器的使用寿命在5-8年,且如果出现听力波动一般只需要调试即可继续使用,与眼镜不同,不需要频繁更换。 助听器的选配,合适自己最重要。 助听器越戴越聋 有些老人总认为,助听器一旦戴上了就有依赖性,而且听力会变得越来越差。 恰恰相反,出现听力下降不佩戴助听器,由于“用进废退”,反而导致听力与理解能力下降! 在了解了老人不愿意选配助听器的原因之后,我们如何让改变老人对助听器的“刻板”印象。 老人自我认识 大多数有听力损失的老人都存在着“等一等”的观望心态,好像听力损失对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,习以为常。 其实,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因为听不到,听不清,而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信息。 首先,要认识到听力不好对他有危害,必须要佩戴助听器来改善他的听力,这需要逐步习惯和接受。 因为长期听力听损不干预,除了听力下降的程度,还有一个理解能力的下降,听力下降的程度(听不到),可以通过助听器一步补偿到位,但是他的理解能力(听不懂),需要不断地进行康复训练,自己慢慢习惯。 注释:理解能力就是言语识别能力,在长期听力损失后,需要训练及适应。 了解戴助听器的好处 佩戴助听器有助于防止老年痴呆,因此,保持良好的聆听对老人也是非常重要的。 如果您正在考虑开始使用助听器,以下是使用助听器的几个充分理由: 减缓听力下降 老年人的听力下降多数是有一个缓慢下降的过程。 通过佩戴助听器,可以帮助老人听到声音,保持声音对听神经的刺激,这样大脑听觉皮层对声音的敏感度就不会退化。 也就是说及时选配合适的助听器,可以保护残余听力,减缓耳聋进程。 保护大脑,降低老年痴呆的风险 佩戴助听器有助于保护大脑。 老年性听力损失而戴助听器的人,随着时间的推移,会比不戴助听器的人保持更好的大脑功能,保护大脑,降低患痴呆症的风险。 提高生活质量 助听器使用者指出,使用助听器可改善家庭关系和个人关系,从而改善社会生活。 此外,使用助听器也对就业和收入产生积极影响。 使用助听器的人比没有使用助听器的人听力差、失业率和收入要高。 几项研究还发现,与不使用助听器的人相比,使用助听器的听力损失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更好。 助听器不是一次验配成功 有些老人认为,助听器一次验配就好了或者到店买一个就行了,这是错误的认识。 眼镜需要验配,助听器也需要验配,验配助听器回家戴了一段时间之后,因为聆听环境的提升,可能在习惯助听器后会需要调试,此时可以到听力中心进行微调,让效果更理想。 需要定期评估 因为听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改变,所以如果听力出现变化,就会影响助听器的效果。 定期听力评估,当出现听力变化时,对助听器进行相应的调试,只有这个过程完整,患者才能够长期处在聆听效果佳的状态。 坚持康复训练 当听力损失较长时间,有可能出现言语分辨率下降的现象,也就是“听得见,但听不清”。 这并不是简单的通过佩戴助听器就能解决的,戴上助听器只是帮我们听得到,但言语识别率需要靠自己坚持佩戴,加上一定的训练才能听得清。 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听力跟正常的是有差距的。 佩戴助听器可能在初期达不到您的期望值,但只要坚持佩戴,它不会让您失望。 戴助听器比不戴对您来说会有更多的帮助。 有些老人早期听力下降的时候,不全是听不清,而是表现为有时能听到,有时又听不到,这也是听力下降的表现。 应及时验配助听器,这是目前保留残余听力最好的办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