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 : 首页 > 最新资讯 > 听力资讯
频繁采耳的潜在风险及对听力的影响
作者:神州鸿声助听器良乡店 发布于:2025/5/9 8:45:30 浏览量:

 1. 频繁采耳的潜在风险 

(1)损伤耳道或鼓膜  

- 使用尖锐工具(如金属挖耳勺、发卡)可能划伤耳道皮肤,引发疼痛、出血或感染。  

- 采耳过深可能刺破鼓膜(鼓膜穿孔),导致听力下降、耳鸣、眩晕,甚至中耳炎。  

  

(2)耳垢堆积或栓塞  

- 频繁掏耳可能刺激耳道分泌更多耳垢,反而导致耵聍(耳垢)堆积,形成硬块堵塞耳道(耵聍栓塞)。  

- 使用棉签可能将耳垢推向耳道深处,加重堵塞,影响听力。  


(3)感染风险增加  

- 不洁工具(如公共采耳店的未消毒器械)可能引入细菌或真菌,引发外耳道炎(“游泳耳”)或真菌感染,导致耳痒、流脓、疼痛。  

- 过度清理会破坏耳道天然保护层,使皮肤干燥、皲裂,更易感染。  


(4)引发外耳道湿疹或皮炎  

- 频繁刺激耳道皮肤可能导致慢性炎症,出现瘙痒、脱屑,甚至渗液,形成恶性循环(越痒越掏,越掏越痒)。  


(5)影响耳垢自洁功能  

- 耳垢通常能自行排出,频繁清理会干扰这一自然过程,导致耳垢滞留。  


2. 采耳对听力是否有影响?

- 正常情况:偶尔轻柔清洁外耳道(不深入)通常不影响听力。  

- 风险情况:  

  - 短期影响:耵聍栓塞或鼓膜损伤可能导致耳闷、听力下降(通常可逆)。  

  - 长期影响:反复感染或鼓膜穿孔未愈合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伤。  


特别注意:  

- 听力下降不一定是采耳直接导致,但不当操作可能诱发问题(如感染、栓塞)。  

- 若采耳后出现耳痛、耳鸣、听力变化,应立即就医。  


3. 如何安全清洁耳朵?

✅ 正确做法  

- 仅清洁外耳道口,用湿毛巾擦拭即可。  

- 若耳垢过多,使用医用滴耳液(如碳酸氢钠滴耳液)软化后,由医生冲洗。  

- 选择圆头挖耳勺,避免深入(儿童建议完全避免掏耳)。  


❌ 错误做法  

- 用棉签、发卡、指甲等深入掏耳。  

- 频繁采耳(超过每月1次)。  

- 去不正规的采耳店使用未消毒工具。  



总结

- 偶尔采耳无大碍,但频繁或不当操作可能损伤耳道、引发感染或影响听力。  

- 多数人无需主动掏耳,耳垢会自然排出。  

- 若耳痒、耳闷或听力下降,应就医而非自行处理。

 


良乡助听器是北京最专业的助听器连锁机构,房山区开设的唯一一家助听器验配中心,电话:010-89367814.主营美国斯达克、丹麦瑞声达、新加坡欧仕达等世界知名品牌。验配中心配有先进的听力检测设备…

专家团队
助听器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产品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