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常听验配师说“建立合理期望值”,那么,这个“值”到底是真实存在,还是只是助听器效果不好的说辞?
期望值是指对人或事物所抱希望的程度,这个“程度”很高的用户,只要稍有不如意就会觉得“不好”,而期望值较低的用户可能会觉得超出预料的好,所以,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并非托词,是真实会影响聆听效果的。
什么样的期望值才是正确的呢?
1. 不能把助听器想象成真耳
助听器是电子设备,和人体耳朵功能肯定是不一样的,再好的助听器也无法让听声感受恢复到听损以前。这就像再好的假牙用起来和真牙也是不一样的。
在听不见与没以前舒适,没以前好相比,我想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接受这种不同的。
2. 接受这个新的声音
声音在被处理放大的过程 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
助听器根据不同的听力损失,对不同的声音有针对性地放大,将小声听不见的声音放大,同时抑制原本就能听见的声音不被放大,在这样一个声音处理过程中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,这是任何助听器都存在的。
听损患者觉得自己的声音变调了
佩戴助听器听声音还有一种不自然的情况是声音变调,这种情况常见于那些耳蜗、听神经等部位病变引起听力下降的患者,即弱听人士本人感到自己讲话的声音变了,听音乐、听戏好像有些走调。
3.助听器声音可能“不稳定”
需声明的是,这里的“不稳定”指的是不同环境下听声音效果的不同。比如:有些用户会觉得安静环境下听得好,到了嘈杂环境就听不好了,这主要是环境变了,声音越多干扰就越多,越容易听不清楚,这也是正常的,就像正常听力的人在噪音环境下也会听不清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