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助听器是怎样一种体验
曾有一位顾客这样跟我说过
戴久了以后常常会忘记它的存在,但还是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意识到它的存在。
刚开始戴时,特别怕被人发现。虽然已经配的是最隐形的款式,还是时常提心吊胆。
公司里也有同事发现过。第一次是公司一个小朋友发现,问我耳朵里是什么,犹豫了一秒钟,(蓝牙耳机、高科技产品等各种答案在脑中飞转),然后选择告诉他真相:“助听器,我听力不好。”小朋友诧异了一秒钟,立即就点头表示明白。
后来就坦然许多,如果有人发现,就大方承认,我的标准答案就是“助听器,我听力不好。”大家一般都会理解,并不会深究。不过迄今领导还未发现过(或者是发现了但是不说?),从职场角度,不太希望被发现。当然如果知道了,也会照实讲。
关系好的朋友,会取出来给他们看看,大伙表示这东西很卡哇伊。在听到价格以后都会立即归还表示弄坏赔不起(才没有那么容易坏)。
自我感受是,听见了许多曾听不见的声音。
大街上汽车轮胎摩擦路面的声音原来都不一样;
窗外的下雨声、树林里的鸟叫声,真的很美;
看电视、听音乐时,不用再开得很大声影响家人室友;
开会时不用再担心会听不清对方发言,不用再担心领导突然提问;
工作场合领导给自己悄悄小声布置工作任务时再也不用心慌,再也不用手足无措;
办公室里同事轻声谈些小八卦也能跟上节奏,适时笑一笑;
看没有字幕的郭德纲相声时,终于明白他在说什么,终于明白为什么大伙都在笑。恩、郭德纲真的好玩;
戴助听器是怎样一种体验?
好多原本怕的事,现在不怕了。
一个天生的短板,被补上了。
挺好的。
以下图片,给需要佩戴深耳道式助听器的朋友一个直观感受。
图 1 图2 图 3 图 4
-
首先是耳道模型。类似橡皮泥一样的东西塞入耳道内,凝固后取出,厂家会根据耳道模型量身制作助听器。
2.深耳道式助听器
红色是右耳,蓝色是左耳。
上面的一个透明线,是方便手指取出来的拉线,可以根据需求做长做短,我自己为了美观请厂家做到了最短。
耳机采用迷你纽扣电池,合上即为开机,打开即为关机。
3.一张助听器和手比大小图片。
4.助听器常备的用品。
1). 最下面的是声音调试棒(我取的名字,不知道专业名称),如果觉得声音小了,使用它可以自己将声音整体调大。但是如果想精细调整,还是需要到调试师那里处理。此物当时卖1000元一个,我一次性配了左右两边耳朵,请厂家送了它。
2). 上面的小毛刷是刷耳屎用的。细长的针一样的签,也是清理换气孔的耳屎用。耳屎乃助听器大杀器。
3). 盒子很结实,里面是橡胶缓冲。
4). 电池很卡哇伊,2元一枚,一般可以用五天。
佩戴效果,三张图,方便大家直观感受。
1. 正面肯定看不见。
2. 站在旁边也看不见。
3. 站在侧后方,有意识地看,是能发现的。
4. 没有人没事有意识地看你耳朵。
5. 温馨提醒,助听器的面板是可以选择“黑色”,也建议选择“黑色”。从视觉效果来讲,“黑色”比“肉色”更加不引人注意,比较像“耳洞”。PS:只针对深耳道式。
